4月24日,以“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拉开帷幕。
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江苏省副省长齐家滨出席仪式;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公布我国第一辆火星车名称。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巴基斯坦外层空间与大气研究委员会主席纳迪姆等国际航天界代表发来祝贺视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出席仪式,并和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宣布中国航天大会开幕。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建恒出席仪式并代表集团公司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出席活动的还有中国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魏毅寅,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龚波。
“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祝融号”脱颖而出。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国家航天局2021年聘请“人民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三位形象大使将为航天科普工作贡献力量。
“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奖项揭晓。启动仪式上发布了邀请赛环节平面、摄影、服饰三个单元的优秀作品。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向获得大赛“特别奖”的“苏州绣娘”陈英华颁奖。
启动仪式上颁发了中国航天基金会奖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获得“钱学森最高成就奖”;航天科技集团杨孟飞、李斌、张柏楠等10人获得“钱学森杰出贡献奖”;遥感三十号卫星系统研制应用创新团队和嫦娥五号工程核心技术团队获颁“航天创新团队奖”;中国探月工程获得航天“梦之蓝”特别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分别与航天科技集团等5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高新技术领域合作。
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后,多位领导嘉宾共同来到“航天放飞中国梦”航天成就展,在航天科技集团的展区,参观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最新成就。
以“新起点 新征程 新愿景”为主题,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24日下午召开,吴燕生、张建恒出席论坛,吴燕生发表致辞。
吴燕生表示,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考验,面对航天事业发展的挫折与挑战,我们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取得了以长征五号B、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嫦娥五号探测器携月壤成功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奔向火星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航天事业也将开启航天强国建设的新篇章,踏上高质量发展、争创世界一流的新征程。”吴燕生指出,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以“新起点、新征程、新愿景”为主题,与国家“十四五”之“新”一脉相承,我们将深刻把握航天发展的新态势,深入探讨航天技术、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新举措、努力开拓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对于建设航天强国、支撑服务国家战略,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吴燕生表示,希望航天科技集团与江苏省以此次盛会的圆满召开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开启央地合作新篇章,促进更多的航天科技成果在江苏落地,实现航天强国建设与“两争一前列”新江苏建设交相辉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我们应尽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发布2021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包括太阳磁场周期性反转与太阳全球磁场探测、星系生态环境中的反馈效应及“重子缺失”问题、利用太空原位资源实现人类长期地外生存、空间准绝对零度超低温热管理技术、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技术等。
在主论坛上,10场特邀报告聚焦重大热点话题,引起业内人士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其中,“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在题为《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的设想》报告中,从任务意义、国际发展态势、我国小天体探测器方案概述、任务特点与难点四个方面展开。
“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已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未来,小天体探测任务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深空探测能力,推动行星科学的快速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叶培建在报告中透露。
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专家、航天科技集团原总工程师孙为钢在《畅想地月空间生态圈》的报告中,以蜂巢式月球村为例,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全、繁荣、包容和清洁的新世界。